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作为国内首家独立设置的省市级老年医学中心,自去年10月正式开业以来,已满一年。这家地处闵行区梅陇镇的医疗机构,以其独特的“一站式”看病模式和全链条医疗康复护理模式,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推动了养老行业的创新发展。
运行一周年成果显著
据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自开业以来,该中心已开设35个科室,累计接诊近56万人次,累计出院近3万人次,住院手术患者达到9000余人。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在老年医疗领域的深耕细作和不懈努力。
“一站式”看病模式受好评
在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老年患者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就医便利。以徐阿姨为例,她患有多种疾病,多年来一直奔波于上海各家医院之间,苦不堪言。然而,自从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开设多病共治门诊后,她再也不用为看病难而烦恼了。在多病共治门诊,呼吸科、神经内科、心理医学科、心内科、全科医学科及药剂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共同为她看诊,量身定制了一套详尽的诊疗方案。这种“一站式”看病模式不仅节省了徐阿姨的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诊疗效果。
养老行业数据揭示发展趋势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6亿,占总人口的18.7%。同时,老年人对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10万亿元以上。此外,根据一项对老年人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老年人希望在家或社区接受养老服务,而只有不到20%的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这一数据也揭示了未来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
法律条文保障老年人权益
在推动养老行业发展的同时,法律法规的保障也至关重要。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一法律条文的出台,为老年人的养老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专家观点:构建全链条医疗康复护理模式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孙湛表示,针对老年人自身特点,中心有的放矢地开设了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健忘专病等门诊。这些专病门诊的开设,不仅有助于早期识别、干预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也推动了老年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同时,孙湛还强调,要构建全链条医疗康复护理模式,从临床治疗、样本分析到制定相关标准,再到建立符合老年人疾病发展规律的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携手科研机构 创建“老年健康科技产业联盟”
除了建立连续的医疗服务体系外,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还在养老科技领域承担着重任。该中心携手多家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创建了集老年健康、科技、智能、金融、养老服务于一体的“老年健康科技产业联盟”。这一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老年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结语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运行满周年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不仅为老年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养老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将继续发挥其在老年医疗领域的优势和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到“老年健康科技产业联盟”中来,共同推动老年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