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当下,养老院作为特殊群体的集中场所,其消防安全不仅关乎数百位老人的生命安危,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机构火灾起数年均增幅达 8.3%,其中因设施维护不当和应急处置不力导致的亡人事故占比超 60%。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荆州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的养老院执法回访工作,成为守护银发群体安全的关键举措。
从 “检查清单” 到 “服务清单” 的理念升级
荆州区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苏双岭带队的回访小组,带着一份特殊的 “双重清单” 走进辖区养老院 —— 既有前期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清单,更有量身定制的服务指导清单。这种 “清单式管理 + 精准化服务” 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消防执法 “重检查、轻跟进” 的局限。
在某民办养老院的回访现场,执法人员对照《执法回访登记表》,不仅核查了灭火器压力值、烟感报警器灵敏度等硬性指标,更细致询问了护理人员对 “小火快跑、浓烟关门” 等适老化逃生口诀的掌握程度。这种转变背后,是对养老机构特殊性的深刻洞察:相较于普通场所,养老院存在老人行动迟缓、自救能力弱、24 小时值守等特点,消防安全管理必须实现 “硬件达标” 与 “软件过硬” 的双重突破。
构建隐患整改的 “闭环生态”
“之前总觉得消防设施只要能亮灯、会喷水就行,没想到日常维护有这么多讲究。” 面对回访人员的专业指导,一家养老院负责人坦言。这种认知偏差正是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痛点。数据显示,68% 的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隐患反复出现,根源在于缺乏系统的维护体系。
荆州区消防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 “发现 - 指导 - 复核 - 巩固” 的全链条整改机制。回访中,执法人员针对某养老院疏散通道堆放杂物的问题,不仅要求立即清理,更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地面标识引导行动不便的老人疏散;对消防控制柜操作不熟练的员工,采用 “文字说明 + 视频演示 + 实操考核” 的三步教学法,确保人人过关。这种 “授人以渔” 的方式,让消防安全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防范。
廉政监督与服务效能的双向提升
在某公办养老院的回访座谈会上,负责人在《执法回访登记表》上写下:“执法人员全程佩戴记录仪,整改建议具体到更换灭火器的型号规格。” 这种细节反馈,折射出执法过程的规范化水平。荆州区消防将廉政监督嵌入回访流程,通过匿名评价、现场访谈等方式,实现执法全流程透明化。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回访收集的 12 条建议已转化为具体措施:针对养老院反映的 “年检申报繁琐”,开发了适老化线上申报系统;针对 “夜间应急能力弱”,组建了由消防员和护理员组成的联合夜巡队。这种 “群众点单、消防接单” 的互动模式,使执法工作既保持刚性力度,又充满民生温度。
正如苏双岭在回访总结会上强调的:“每一次走进养老院,看到的不仅是需要整改的隐患清单,更是一张张期待安全守护的脸庞。” 荆州区消防救援大队的实践证明,只有将执法监管与精准服务深度融合,才能为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筑起坚不可摧的消防安全屏障。随着这种 “回访 - 改进 - 提升” 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更多养老院正在从 “要我安全” 向 “我要安全” 转变,让银发岁月真正沐浴在安全的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