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民生福祉始终是重中之重。近期,成都市民政领域一系列举措引发广泛关注,众多涉及民众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目标规划正逐步落地实施。
民生实事涵盖多元领域
今年,成都民政系统围绕 “效能提升年” 这一主线,精心布局了九大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紧密关联着助餐、养老、老年教育、殡葬以及儿童关爱等关键民生领域。
在助餐帮扶层面,为那些临时陷入困境的人员,成都计划建设 37 家功能完备的爱心驿站。这些驿站不仅提供助餐、助宿服务,还兼具避暑御寒、应急充电以及清洁用水等功能,切实为临时遇困人员解决燃眉之急。
婚姻登记服务也迎来升级优化。成都正全力推动全市区(市、县)公园式婚姻登记便民场所的全覆盖建设。届时,新人将能在如诗如画的公园环境中完成人生重要时刻的登记。同时,婚姻登记 “跨省通办” 与 “线上预约办理” 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登记的便捷性,为民众打造高品质的婚姻登记公共服务体验。
养老领域的规划更是引人注目。成都着力开展普惠型养老机构建设,明确提出普惠型床位供给不少于 5000 张的目标。这意味着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价格合理、普惠可及的养老服务。在提升养老服务的同时,老年教育也得到大力推动。市、区(市、县)积极建设老年大学,力求实现镇(街道)老年教育机构的全面覆盖。今年,新增老年教育学位不少于 3830 个。此外,建成 46 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以及依托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23 个适老化体验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公众对适老化改造的认知与接纳程度。
在儿童关爱方面,成都民政积极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精准监测摸排工作,并制定落实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的基础清单,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健康成长,持续提升儿童关爱保护的质量。
七大专项行动同步开展
除了九大民生实事,成都市民政系统还将开展七大专项行动。其中包括智慧民政数据治理深化应用行动,旨在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有效运用,提升民政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园区 “立园满园” 行动以及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行动,将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地名文化开发建设及 “乡村著名” 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充分挖掘地名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殡葬领域治理行动,致力于优化殡葬服务,提升行业规范;成都新时代 “银龄行动” 以及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在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通过实施九大民生实事、推进七大专项行动,成都民政将紧盯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实现政策标准在数量上的合理增长,服务内容在质量上的有效提升,切实为成都市民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