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类机器人或成养老院 “新员工” 成都发布医疗康养领域机器人需求清单

发布时间:2025-03-13 13:26:39

在科技不断赋能社会民生的当下,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传来:22 类机器人有望走进养老院,承担起各类重要职责。这一振奋人心的进展,源于成都发布的首批医疗康养领域机器人需求清单。​

3 月 12 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成都市机器人医疗康养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盛大举办。此次活动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深化 “进解优促”“立园满园” 行动。通过场景发布、产品展示以及需求对接等多元形式,搭建起政企协同创新的高效平台,全力推动机器人企业与医疗康养领域实现深度融合。​

在这场对接会上,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便是医疗康养领域首批需求清单的重磅发布。成都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分别就机器人进养老服务机构、进医院场景需求清单进行了详细公布。其中,机器人进入养老服务机构,覆盖了适老化展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安全巡访、情感陪护等多个关键维度,涉及 4 家养老服务机构以及 5 个项目。而机器人走进医院,则围绕医疗辅助、智能导诊、精准康复、药物配送等核心方向,涵盖 9 家医疗机构、10 个项目以及 4 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经统计,两项清单总计涉及 22 类机器人。​

仔细梳理这份清单,不难发现这些机器人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它们不仅要在医疗、康养机构的传统场景中展现实力,出色完成 “脑力” 与 “体力” 工作,还需具备一定的 “情商”。以 “情感陪护” 为例,这一需求的提出,意味着那些以 AI 赋能、更具 “人情味” 的机器人,在未来市场中将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

对接会结束后,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总经理孙淼难掩内心的激动。他表示:“随着 AI 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机械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这次对接会为医疗机器人企业与医院、康养机构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对企业而言,是一个绝佳的应用场景落地的交流契机。”​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信息部副部长张龙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我们不仅提出了自动消杀机器人的需求,通过这次对接会,还进一步加深了对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将与企业展开更深入的沟通,全力推动场景的落地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工作中,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已精心梳理出包括医疗康养场景在内的第一批机器人产品供给清单,涉及 31 家企业、87 款产品,为本次供需对接提供了精准的资源匹配。​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以及医疗资源紧张的社会大背景下,医疗、养老机器人已成为各地竞相角逐的新兴赛道。目前,成都在医疗、养老机器人领域的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众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应用场景也愈发丰富。”​

此次对接会上,另一个引人关注的亮点是,供需双方企业、机构围绕医疗康养场景落地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企业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供需对接会,能够与医疗、养老服务机构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实现近距离的 “无缝对接”。这将进一步助力企业寻找应用场景,为场景匹配优质产品,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实现精准对接,成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 “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人工智能产业链作为全市 16 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机器人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医疗康养领域,成都拥有华西等部省级以及市区两级公立医院等丰富的医疗资源,同时还汇聚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备顶尖科研实力的高校院所。​

展望未来,成都将秉持 “场景牵引、反哺迭代,基金助力、推动量产,联合攻关、规模布局” 的发展思路,凝聚各部门的强大合力。以全面开放真实应用场景为重要抓手,按照 “一月一主题” 的节奏,组织用户方和企业方开展机器人产品供需对接活动。动态发布一批成都市 “机器人 +” 机会清单,通过 “揭榜挂帅” 的方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迭代” 一批高科技、高质量产品,“创新打造” 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全面构建产业链上下游 “应用场景 + 科研机构 + 链主企业 + 链属企业” 协同创新模式,全力营造机器人 “无处不在、无时不用” 的产业生态雨林,加快打造全国具身智能产业场景创新应用高地。​

关键词:养老院,选择合适的养老院, 养老院费用, 养老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