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万颐智汇坊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一幅充满科技感与活力的场景正在上演。八旬老人熟练地 “驾驶” 智能轮椅,在楼道间自由穿行;中医体检机器人以专业的 “望闻问切” 为老人们提供健康检测;可爱的陪伴机器人 “笨小宝” 围绕在老人身边,用温暖的话语 “嘘寒问暖”。在这里生活的老人们平均年龄高达 86 岁,但随着一群 “智能保姆” 的加入,他们的生活变得愈发便利与多彩。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养老院正经历着 “智慧化转身”。从日常健康监测,到远程医疗服务,再到给予老人精神陪伴,养老机器人与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让养老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难题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国脉科技创始人陈国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市场正从传统的 “生存保障型” 向 “品质发展型” 加速转变。陈国鹰认为,让前沿技术走进民生领域,让机器人进入养老院,对解决当前养老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由于养老工作强度较大,而待遇相对较低,导致许多年轻人对从事养老相关工作望而却步,整个行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养老理念不断更新迭代,老年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健康长寿,他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身体活力等方面也给予了更多关注,养老需求层次日益丰富,这对养老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国脉集团近年来积极布局银发经济。今年 1 月,集团推出的 “国脉大学养老” 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借助 “身联网” 及人工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慢病管理、生活行为风险预防监控等精准健康管理服务。同时,项目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层面需求,通过与福州理工学院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以终身学习和代际交流为特色的智慧养老社区。
据了解,身联网技术是一种通过各类生命传感技术,对人体的生理、生物特征以及行为数据进行监测,并利用物联网进行数据交换的联网技术,脑机接口便属于身联网技术的范畴。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人们对精准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身联网市场有望成为继车联网之后的又一个新兴市场。陈国鹰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身联网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以提升老百姓的精准健康管理水平和居家养老的护理服务质量。
陈国鹰还强调,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引擎。他建议相关部门抓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生命科学、精准健康管理融合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以大健康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产业,助力养老模式从传统的 “看护型” 向 “智护型” 转变,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推动我国养老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