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扬州,有一家别具一格的 “养老院”。说它特殊,是因为这里没有传统养老院的围墙和宽敞场地,甚至连入住手续都没有。令人更为惊讶的是,院长是一位 2004 年出生的大一女生顾婷婷,而员工们则是一群 60 后的老人。就是这样一家看似 “奇怪” 的养老机构,却收获了众多客户的一致好评,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顾婷婷出生在江苏扬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家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事已高,都需要照料。父母既要努力工作维持家庭生计,又要照顾四位老人和顾婷婷姐弟俩,家庭的重担让父母忙得不可开交。看着父母疲惫的身影,顾婷婷心中满是心疼,也因此萌生出为家庭减轻养老负担的想法。
起初,她考虑将老人送去养老院,但又担心老人离开熟悉的环境会不适应,而且网上时不时传出护工虐待老人的新闻,再加上农村对于子女送父母去养老院存在偏见,这让她放弃了这个念头。后来,上高中的顾婷婷想到了一个办法:请护工上门照料老人。这样既能让父母安心工作,又能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天伦之乐,还能得到专业的照顾,简直一举多得。从那时起,创办上门养老公司的想法就在她心中悄然扎根。
2022 年 9 月,顾婷婷踏入扬州市职业大学的校门。当其他同学还在适应大学生活时,她已经迫不及待地为创业做起了准备。课余时间,她穿梭于各个社区,与老人们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她还主动到老人照护中心打工,学习护理知识和照料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照顾老人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做好上门养老服务的决心。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扬州市医保局推出的 “长护险” 政策,为顾婷婷的创业计划带来了转机。这项政策旨在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顾婷婷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能与医保局合作,争取到 “长护险” 的支持,“上门养老” 的模式将更具可行性。于是,她主动联系医保局,详细阐述自己的创业计划。她的诚意和专业最终打动了医保局,成功获得了 “长护险” 的合作机会。
有了政策支持,顾婷婷开始招募护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招募的护工全是 60 后。这些老人身体硬朗,有工作的意愿,却因年龄问题在社会求职中屡屡碰壁。得知自己六七十岁还能上岗就业,他们都格外开心。
或许有人会质疑,让老人照顾老人靠谱吗?事实上,顾婷婷选择 60 后作为护工,正是看中了 “以老养老” 的独特优势。60 后与服务对象年龄相仿,有着相似的人生阅历,他们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在照顾老人时,不是单纯以护工的视角,而是像 “老朋友” 一样给予陪伴,让老人从心理上感到亲切和安心,这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而且,60 后大多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照顾人的技巧,很多人都将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在照顾老人方面驾轻就熟。相比之下,年轻人虽然体力充沛,但在照顾经验上可能略显不足。此外,60 后员工深知老年人的不易,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会用心对待每一位老人。
当然,为了确保服务质量,这些 60 后员工在上岗前都要接受顾婷婷的专业培训。在推广公司服务的过程中,顾婷婷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她亲自上门拜访时,很多老人一听是提供养老服务的,都以为是诈骗,将她拒之门外。但顾婷婷没有气馁,她一次次拿出相关证件,耐心地向老人解释公司的正规性和保障性。终于,她的坚持得到了回报,有客户愿意尝试她的服务。凭借优质的服务,客户之间口口相传,公司的客户越来越多。
顾婷婷的养老公司最大的特色就是提供个性化的上门服务。公司会根据每位老人的独特需求和习惯,为他们量身定制服务计划。以 72 岁的史龙宝老人为例,史老先生曾是体育老师,热爱运动,但因登山时摔伤膝盖,加上视力下降,逐渐变得不爱出门、性情孤僻。他的儿女在外地工作,想送他去养老院,却遭到他的强烈反对。在得知顾婷婷的养老公司后,儿女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他们。
顾婷婷和团队很快上门为史老先生进行评估,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并帮他申请了长护险,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随后,公司安排了两位经验丰富的护工轮流上门照料。护工们不仅在饮食起居上照顾得无微不至,还根据他的兴趣爱好设计了康复运动,陪他在家中走动、去花园散步。在护工们的悉心照料下,史老先生的身体逐渐好转,脸上也有了笑容,他开始期待护工的到来,儿女们也十分欣慰。
如今,顾婷婷的公司已经发展到 78 名员工,为 398 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还为 478 人申请办理了长护险。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她利用互联网 + 和大数据技术优化公司管理,还与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多家医院和培训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
顾婷婷用创新的思维和实际行动,解决了社会养老的痛点问题。她打造的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为老人提供了更贴心、更个性化的养老选择;“以老养老” 的模式,既让老人得到了优质的照料,又为 60 后群体开辟了新的就业空间。她用自己的青春力量诠释了新时代的青年担当,也让人们看到了上门养老服务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