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持续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能力 让“养老”变“享老”

发布时间:2024-07-22 16:04:23

截至2023年底,吉林市常住人口352.81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104.16万人,占比29.52%。面对社会养老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吉林市持续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能力,让“养老”变“享老”。


      在丰满区,丰满街道山河社区充分利用社区用房,依托政府建设补贴资金进行改造,建设了社区长者食堂。可口的饭菜、实惠的价格,吸引社区的老年人纷纷前来就餐。

吉林市社区长者食堂面积要求不低于100平方米,全市统一编号、标识和牌匾,支持助餐服务机构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实行差异化优惠价格服务。


      丰满区社区食堂将送餐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让出行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吃上“暖心餐”。松果是这家食堂的经营者,也是社区“松果志愿服务队”队长。他发动志愿者积极参与,承担采买、送餐、主厨等工作,并对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邻里互助。


      吉林市还积极探索具有江城特色的老年助餐服务实践路径,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幸福餐”。大力发展“智慧助餐”。将长者食堂纳入全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实现老年人身份验证、数据统计分析、补贴发放的全流程管理。开发手机APP“宜养吉林”小程序,对全市社区长者食堂即查即知。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的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目前,吉林市城区已有71家社区长者食堂落地生根,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近50万人次。


      吉林市着眼于满足老年人群体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本着“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推动建设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支撑、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基础的分层分类、可持续运行的养老服务三级网络,打造面向全体老年人高效、公平、可持续的“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先后建成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市社会福利院养老综合楼及失智生活区改(扩)建项目,实现特困人员“应收尽收”。建成吉林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成立为老服务热线,解决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上的“急难愁盼”。“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同时,吉林市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共有乡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30家,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实现全覆盖;建有供养床位5315张,收住2387人。全市建成农村养老服务大院920个,通过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

关键词:养老院,选择合适的养老院, 养老院费用, 养老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