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当下,养老院作为老年群体集中生活的场所,其消防安全直接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幸福。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共发生火灾 127 起,造成 19 人死亡,其中 80% 的火灾源于电气线路老化或违规使用电器。老年人群体行动迟缓、自救能力弱,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在此背景下,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于 7 月 28 日深入长生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的专项消防安全指导宣传行动,不仅是一次常规检查,更是对老年群体安全防线的精准加固。
走进长生养老服务中心,消防队员们的检查细致入微。在档案资料查阅环节,他们重点翻看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巡查记录和应急疏散预案。“这些档案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养老院消防安全的‘晴雨表’。” 带队的消防监督员王磊说道。检查中发现,该中心部分巡查记录存在日期模糊、问题整改追踪不明确等情况。这一细节暴露出部分养老机构在安全管理中存在 “重形式、轻落实” 的问题。据河南省民政厅联合消防部门 2024 年专项排查显示,全省 38% 的养老院存在类似档案管理不规范问题,而这类问题往往是火灾隐患滋生的温床。针对发现的问题,消防队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明确专人负责档案更新,确保每一项记录都可追溯、每一个隐患都有闭环。
在老人生活区域,检查更显 “人性化” 考量。消防队员李刚弯腰查看墙角的插座,手指轻轻拂过线路接口,“这里的电线绝缘层有轻微开裂,夏天高温容易短路”,他边说边在检查表上做标记。老年人群体对电器使用风险的敏感度较低,而养老院为方便老人,往往在房间内配备多种电器,这就使得用电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数据显示,老年群体因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占比高达 62%。消防队员们不仅检查电器使用情况,还现场抽查了工作人员的消防知识掌握程度。“如果发现老人房间冒烟,第一步该做什么?” 面对提问,护理员张阿姨回答:“先拨打 119,再去拉电闸!” 消防队员当即纠正:“应该先判断火势,若火势较小,用灭火器初期扑救;若火势扩大,立即组织老人疏散,同时报警。” 这样的互动式指导,让消防安全知识更易被吸收。
夏季高温是火灾高发期,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尤为关键。消防队员们向老人和工作人员发放了图文并茂的宣传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温天气防火注意事项。“夏天蚊子多,可不能在床头点蚊香”“充电器充完电要及时拔掉,不然就像埋了个小炸弹”,这些接地气的提醒让老人们印象深刻。对于工作人员,则重点培训初期火灾处置方法和应急疏散技巧。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消防队员还建议养老院在疏散通道设置醒目标识和防滑设施,并定期组织针对性演练。据了解,开展过每月至少一次消防演练的养老机构,火灾伤亡率较未开展演练的机构低 58%。
此次专项行动只是鹤壁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守护养老院安全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他们将持续紧盯夏季高温消防安全风险,加大对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的检查频次。“我们计划建立‘隐患排查 — 限期整改 — 回头复查 — 长效管理’的闭环机制,对整改不到位的机构,联合民政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表示。这种 “全链条防控” 模式,正在成为破解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难题的有效路径。
从全国范围来看,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治理正从 “被动应对” 向 “主动防控” 转变。鹤壁开发区的实践表明,只有将专业指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将制度建设与日常管理相融合,才能真正为老年群体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这样的治理升级,既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 “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民生承诺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