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机构已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生活场所。作为承载着众多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特殊空间,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不容忽视,而消防审验则是守护这片 “夕阳红” 安全港湾的关键防线。然而,当前养老机构消防审验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亟待各方携手破除困局,为老年人营造安全无忧的生活环境。
养老机构消防审验的重重困境
跨部门协作存在壁垒
养老机构办理消防手续涉及民政、规划、住建、消防救援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责明确但协同难度较大。民政部门需确认机构运营合法性,规划部门要对建筑用途进行认定,住建部门提供房屋结构与消防安全技术支持,消防救援部门则负责日常检查与指导。由于缺乏高效的联动机制,各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工作衔接不顺,导致消防审验工作推进缓慢。
证件缺失问题突出
在实际运营中,部分养老机构消防手续不全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机构未取得消防审验手续便擅自开业;有的虽已验收备案,但实际使用面积与审批文件不符;还有机构因火灾隐患整改不到位,被消防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却迟迟未落实;更有因缺乏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关键文件,导致消防审验申报无从谈起。这些问题不仅让养老机构难以达到消防安全标准,也为火灾事故埋下隐患。
消防基础建设薄弱
许多养老机构由老旧建筑改造而来,消防设施老化严重,喷淋、报警系统缺失或失效。部分位于居民小区内的养老机构,因建筑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甚至被周边违章建筑挤占消防通道,消防水源也无法满足应急需求。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救援将面临极大困难,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
多方联动破解消防审验难题
构建协同治理体系
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民政牵头,规划、住建、消防救援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民政部门统筹协调审验工作,规划部门负责规划许可及用途认定,住建部门严格开展消防审验,消防救援部门加强日常监督指导。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信息数据,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出台政策优化服务
为提升审批效率,相关部门应开辟养老机构消防审验 “绿色通道”,对合规申报的机构加快办理进度。对于利用既有建筑改造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但因产权、规划手续不全而无法审验的养老机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主管部门联合出具证明,给予政策支持,推动问题解决。
实施精准分类指导
针对无产权证的养老机构,允许以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产权证明替代,明确建筑消防标准。通过详细核查耐火等级、楼层布局、疏散通道等关键要素,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水平。
全面推进消防安全达标工程
彻底整改火灾隐患
养老机构要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在各部门指导下完善规划、建设手续,彻底消除建筑内各类火灾隐患。对改变使用性质的场所,及时办理相关审批,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对于消防设施达标,但因历史遗留问题无法提供完整证明文件的养老机构,相关部门应联合出台文件,明确审验标准与流程,为手续办理提供制度依据,解决机构后顾之忧。
加大消防投入力度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帮扶指导,督促其按照国家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针对老旧建筑消防改造难题,因地制宜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如增设简易喷淋系统、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和灭火器等,切实提升火灾防控能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宁。只有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持续推进消防审验难题破解,才能为老年人筑牢消防安全防线,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安全、温馨的环境中安度晚年,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